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空间结构分布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以内江市为例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spatial struc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aking Neijiang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科[1,2,3] Wong Siao Fui[4] 李益彬[3] 胡艳[3]

ZHANG Ke;Siao Fui WONG;LI Yibin;HU Ya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 641100,China;Cultural Tourism High Quality Research Center,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 641100,China;Tuojiang Basin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 641100,China;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Dietary Culture College,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ujiang Institute,Nanjing,Jiangsu 211200,China)

机构地区:[1]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2]内江师范学院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内江641100 [3]内江师范学院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内江641100 [4]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国际酒店与饮食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1200

出  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基  金:四川省哲社重点基地项目-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TJGZL2020-19)。

年  份:2023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103-11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NSSD、RCCSE、普通刊

摘  要:从空间结构分布的视角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目前的研究还少有涉及.本文以内江市为例,运用平均相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内江市级非遗资源的空间结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发现:内江市级非遗类型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以及传统美术这三类;内江市级非遗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聚集状态,并呈现出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四周区县扩散显著递减的分布趋势.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内江市级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可以采取“核心区”-集聚式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和“分散区”-分散式重点开发模式.

关 键 词:空间结构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模式 内江市  

分 类 号:F509.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