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矿井水防治学科基本架构及内涵  ( EI收录)  

Basic structure and connotation of mi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scipl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尚先[1] 徐斌[1] 尹慧超[2] 曹敏[1] 丁莹莹[1] 梁满玉[1]

YIN Shangxian;XU Bin;YIN Huichao;CAO Min;DING Yingying;LIANG Manyu(Hebe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e Disaster Prevention,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1601,China;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Langfang 065201,China)

机构地区:[1]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1601 [2]防灾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廊坊065201

出  处:《煤炭科学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4126,42202291);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资助项目(IRT_17R37)。

年  份:2023

卷  号:51

期  号:7

起止页码:24-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DOAJ、EI、GEO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矿井水防治学科整体经历了20世纪的起步发展期和21世纪的成长成熟期2个大的发展历程,其基本架构及内涵已然成熟。按照系统论,拓展了矿井水广义内涵,规范了矿井水防治术语及科学范畴,提出了矿井水系统,即从水源补给到涌水排泄所涉及范围为边界且内部介质结构时变的高度复杂系统,水源输入和涌水输出齐备,采矿扰动激发而系统及时响应;构建了矿井水防治基本架构,即理论技术体系及技术管理体系等两大核心体系;理论技术体系涵盖理论基础、技术依托及工程支撑,致灾机理、条件评价、预测预报为理论基础,条件探查、预防治理、地质保障为技术依托,探水、防水、堵水、疏水、排水、截水、监水等七类为工程支撑;技术管理体系包括先进理念、总体思路和工作体系,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总体思路,以源头预防区域治理井上下结合工程治理治保结合先进理念为引导,建设理念先进,基础扎实,勘探清楚,科技攻关,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及应急救援“七位一体”水害防治工作体系,实现减少矿井水影响、防止水害事故、减轻环境影响的总体目标。展望未来,水灾变物理机制,数据驱动的灾变规律,或者二者融合,是基础理论突破的重点方向,将带动技术及工程全面突围。

关 键 词:矿井水 矿井水系统  矿井水防治架构  矿井防治水 矿井突水

分 类 号:TD7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