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氧合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ombined with 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 on oxygenation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in neonate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秋芳[1] 和俊杰[1] 刘雪杰[1] 付荣[1]

CHEN Qiufang;HE Junjie;LIU Xuejie;FU R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Puya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Puyang 457000,Henan Province,China)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附属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濮阳457000

出  处:《新乡医学院学报》

基  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8020971)。

年  份:2023

卷  号:40

期  号:8

起止页码:740-7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氧合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新乡医学院附属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6例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儿接受CAPA联合经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INSURE)方案治疗,微创组患儿接受CPAP联合LISA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功能、治疗转归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的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治疗前,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_(2)/PAO_(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OI及PaO_(2)/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用氧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2组患儿的CPAP时间、住院时间、PS再次使用率和出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微创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93%(9/43)、6.97%(3/43),微创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χ^(2)=4.441,P<0.05)。结论与INSURE治疗方案相比,CPAP联合LISA可显著减少RDS新生儿用氧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关 键 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分 类 号:R7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