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倍性白姜花切花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Volatile Components in Cut Flowers of Diploid and Tetraploid Hedychium coronariu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爱玲[1] 涂红艳[1] 肖望[1] 陆秋婵[1] 钟晓晴[1] 吕雨欣[1] 易新萍[1] 卢娜[1] 何灏城[1]

ZHANG Ailing;TU Hongyan;XIAO Wang;LU Qiuchan;ZHONG Xiaoqing;LU Yuxin;YI Xinping;LU Na;HE Haocheng(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Development Center of Applied Ecology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Guangdong Universiti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Guangzhou 510303,China)

机构地区:[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高校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州510303

出  处:《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基  金: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及应用研究重点项目(2018KZDXM04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413,202102080244);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114278106,202214278097);广东省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pdjh2022b0383)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585-5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_E2023_2024、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比较二倍体和四倍体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切花挥发性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二倍体和四倍体白姜花切花初开期、盛开期和初衰期释放物质种类,通过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分析。结果表明,白姜花切花挥发性成分包含63种萜烯类、40种苯丙素类和22种脂肪酸衍生物类物质;萜烯类物质相对含量大于其他两类,四倍体白姜花在初开和盛开期挥发物质总质量极显著大于二倍体。二倍体与四倍体挥发性成分的组间差距明显,两个倍性组内差距在正常范围内;挥发性成分约63.7%的代表性特征得到较好聚类;优势成分和劣势成分均是两个倍性白姜花差异的重要成分。在盛开期和初衰期,α-罗勒烯是四倍体特有的且相对含量最大的优势成分,β-罗勒烯是二倍体中相对含量最大且显著多于四倍体的优势成分;二倍体和四倍体共有的优势成分和贡献较大的物质是石竹烯、沉香醇、桉树脑、α-金合欢烯和苯甲酸甲酯等。总体上,二倍体白姜花在四倍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和总含量增加,相同倍性不同时期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也存在差异,白姜花切花的挥发性成分以萜烯类为主。

关 键 词:白姜花  四倍体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罗勒烯  

分 类 号:S682.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