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农林类高校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互嵌”路径——以X大学助力Z县为例
“Resource Interconnection”Path fo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Participating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Areas:Case Study on X University's Supporting County Z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Long;SU Shi-tian(College of Marxism,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search School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厦门361005
基 金: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七批项目“新时期高等农林类高校的基层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PEC2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党校党的理论教育培训与研究基地2023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3
期 号:2
起止页码:22-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成为对口支援机制政策的代表,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当前地方社会的客观实际、普遍期望与高校的优势资源、帮扶能力之间存在“脱嵌”的问题,要求高校将优势资源嵌入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纵深发展。从2018年至今,X大学在帮扶Z县乡村振兴过程中,双方共同探索形成了“资源互嵌”的实践模式,为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长效机制。一方面,X大学通过“技术嵌入”和“人才嵌入”,实现了知识下乡和智识帮扶,为Z县的乡村振兴赋能;另一方面,Z县乡村振兴的动态场域也成为X大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Z县主动对接X大学的优势资源,将发展的实践过程反向嵌入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形成了多样性的激励效能,推动着X大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农林类高校 教育帮扶 乡村振兴 “资源互嵌”
分 类 号:G645.5] F323[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