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紫色水稻土不同形态钾演变特征的影响
Influence of Land Use Changes on Evolution of Different K Forms in Purple Paddy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LI Xiuzhi;HU Congyue;YANG Fan;HAN Guangzhong(Laboratory of Simulation on Soil Process,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s Science,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Neijiang,Sichuan 641112,China)
机构地区:[1]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土壤过程模拟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12
基 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X2018015);内江师范学院成果转化重大培育项目(17CZ03);内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7JC25)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60
期 号:3
起止页码:685-6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EAPJ、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紫色水稻土区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深刻影响了土壤钾素的赋存形态和动态平衡。厘清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紫色水稻土不同形态钾演变特征的影响,对紫色水稻土区钾肥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紫色水稻土在撂荒、旱作和改为鱼塘后土壤不同形态钾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水溶性钾与土壤水分状况密切相关。撂荒和旱作均会降低土壤水溶性钾含量,改为鱼塘后能提升土壤水溶性钾含量。3种土地利用方式均能提升土壤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提升幅度和提升速率为旱作>撂荒>养鱼。紫色水稻土改为鱼塘5 a后或撂荒12 a后土壤不同形态钾之间可以达到大致的平衡,而旱作20 a后土壤不同形态钾之间仍未达到大致的平衡。紫色水稻土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黏粒含量和黏粒矿物的动态变化与土壤中的钾平衡有关。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土壤有机质(SOM)损失可能会影响土壤钾的赋存形态和动态平衡,进而引起土壤黏粒的富集和黏粒矿物的变化,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关 键 词:紫色水稻土 土地利用方式 不同形态钾 演变特征
分 类 号:S158.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