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自然崩落法岩体可崩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avability in block caving mi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欢[1,2,3] 任凤玉[4] 何荣兴[4] 刘润晗[1] 卢悦[5]

LIU Huan;REN Fengyu;HE Rongxing;LIU Runhan;LU Yue(College of Mining Industr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China;Key Laboratory of University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fense in Sandy,Drought and Cold Regions,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 010051,China;Inner Mongolia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Geological Technology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China;School of Resources&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Inner Mongolia Baotou Steel Survey and Map Institute,Baotou 014000,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2]沙旱区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防御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3]内蒙古工业大学地质技术与岩土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4]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5]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00

出  处:《中国矿业》

基  金: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ZZ202114);内蒙古工业大学科研启动金项目“岩石点荷载参数与常规岩石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研究”资助;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2022QN05012);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编号:JY20220182)。

年  份:2023

卷  号:32

期  号:7

起止页码:95-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铜原料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开采低品位大型铜矿床成为了有效措施之一。在众多地下金属矿床采矿方法中,自然崩落法是一种生产规模大、开采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采矿方法,但也是开采技术难度较大且较难实施的采矿工艺之一,需在矿山可行性研究阶段针对岩体可崩性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围绕可崩性从评判方法、岩体自然崩落尺寸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得出降低可崩性等级评判过程中的主观性、综合考虑可崩性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构建可崩性空间分布模型是可崩性评价的关键,指出可崩性评价的发展趋势是构建可崩性评价体系(由可崩性综合评判、可崩性空间分布模型以及岩体自然崩落尺寸预测组成),并提出了可崩性评价体系的框架及基本评价流程。研究结果对拟采用自然崩落法矿山的岩体可崩性评价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指引作用。

关 键 词:自然崩落法 可崩性 空间分布模型  自然崩落尺寸  

分 类 号:TD8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