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Klebisella还原合成纳米钯的电子传递途径解析  ( EI收录)  

The electron transfer research of biogenic nano-palladium by Klebsiella str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居成佳[1] 汪子阳[2] 曹雯莹[1] 虞磊[1,2] 邱旭海[3] 周少华[4] 王权[1] 陈荣平[1,4]

JU Cheng-jia;WANG Zi-yang;CAO Wenying;YU Lei;QIU Xu-hai;ZHOU Shao-hua;WANG Quan;CHEN Rong-ping(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ollege of Bi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Soil Environment Research Institute,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jing 210003,China;Kleb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Suzhou)Co.,Ltd.,Kunshan 215333,China;Anhui Ke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Hefei 230088,China)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37 [2]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3 [3]克雷伯氏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昆山215333 [4]安徽科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8298)。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7

起止页码:3554-35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EI、IC、J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甲酸钠为电子供体,利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制备了2种纳米钯颗粒,分别为化学合成钯(Chem-Pd)和生物合成钯(Bio-Pd).对两种钯颗粒进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Chem-Pd颗粒为团聚态,平均粒径为12nm,而Bio-Pd均匀地分布在细胞内部和胞外聚和物(EPS)上,平均尺寸为5nm.二价钯还原曲线表明相比于化学法,利用生物法还原二价钯的速率提高了70%,说明微生物的介入可有效促进纳米钯的生成.通过探究胞内电子传递和胞外聚合物对合成Bio-Pd的作用,阐明了Bio-Pd合成机理为Klebisella oxytoca通过自身呼吸链传递将电子传递给胞外的二价钯,同时细菌分泌的EPS中存在氧化还原活性基团在胞外促进合成纳米钯.活死菌染色实验表明Bio-Pd对微生物仍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关 键 词:克雷伯氏菌 纳米钯 胞外电子传递  呼吸链抑制剂  

分 类 号:X78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