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稻草还田技术对烟-稻轮作系统土壤养分、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Techniques on Soil Nutrients,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in Tobacco-rice Rotation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ANG Jinwen;LI Rikun;CHEN Zhicheng;ZHANG Bianhong;LEI Han;PAN Ruixin;YANG Mingyu;PAN Meiqing;TANG Lina(Key Laboratory for Genetic Breeding and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Crops,Ministry of Education/College of Agricultur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Key Laboratory of Crop Ecology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Fuzhou 350002,China;Fujian Provincial Tobacco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Fuzhou 350003,China)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2]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3]福建省烟草专卖局烟草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3
基 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科技项目(20193500002400143)。
年 份:2023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415-4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稻草还田技术措施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及根际微生物修复和改良土壤的内在机制,探索适合福建烟-稻轮作区的稻草高效还田技术,以期为烟-稻轮作区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云烟87”和晚稻“甬优1540”为材料,通过不同的稻草还田配施技术处理,进行了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比较了烟-稻轮作系统耕层土壤养分、根际微生物和作物产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根际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内在关系。【结果】产量分析表明,连续2年稻草还田后,各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其中配施石灰和尿素的T_(2)处理最显著,其烟草和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5.67%、11.49%;其次是配施腐秆灵和尿素的T_(3)处理,纯稻草T_(1)还田处理效果最差;T_(1)处理第1年稻草还田后烟草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2年烟草和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77%和5.90%。耕层土壤养分特性分析表明,经连续2年的稻草还田处理后,耕层土壤养分与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T_(2)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T_(3)处理。T_(2)处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09%、5.97%、3.01%、11.32%和5.47%。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T_(2)、T_(3)处理下碳源代谢相关的HSB_OF53-F07、自毒物质降解有关的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纤维素分解有关的假散囊菌属(Pseudeurotium)丰度均显著上升,而与发病相关的腐质霉属(Humicola)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相对丰度则显著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根际有益菌丰度与土壤养分因子多为正相关,而致病菌的丰度则与土壤养分因子负相关。【结论】稻草还田配施石灰或腐秆灵和适量速效氮肥,有利于提高耕层养分含量,促进固氮等有益微生物生长,抑制病原菌,为烟-稻轮作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关 键 词:稻草还田 烟-稻轮作 土壤养分 根际微生物 群落多样性
分 类 号:S572] S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