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1917年中德关系转变背景下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危机与应对    

Crisis and Response of German Medical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in 1917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慧[1] 章华明[2]

Sun Hui;Zhang Huaming(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History Museum of Tongji University)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2]同济大学校史馆

出  处:《教育史研究》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9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研究”(VAA190001)。

年  份:2023

卷  号:5

期  号:2

起止页码:47-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_E2023_2024、普通刊

摘  要: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由1907年中德合办的德文医学堂与1912年增设的工学堂合并而来。该校校址于1914年被划入法租界内,从而埋下祸端。1917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策导致中德交恶,3月正式断交。历来仇视德国的协约国成员法国,此时不再顾及中法交谊,于3月17日闯入校园,就地解散该校。好在该校华人校董、北京政府教育部等各方早已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加上社会各界从旁协助,同济德文医工学堂顺利复校开课,国人将之收归自办。在经历了这一重大危机之后,得以维系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德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地位,增强了办学实力,提升了社会知名度。

关 键 词: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三一七”事件  沈恩孚  袁希涛  

分 类 号:G649.2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