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海底碳封存环境地质灾害风险及监测技术研究    

Geoenvironmental Hazard Risks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for Marine Carbon Sequest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少鹏[1,2] 刘晓磊[1,2] 程光伟[1,2] 朱超祁[1,2,3] 李清平[4] 何玉发[4]

Zhang Shaopeng;Liu Xiaolei;Cheng Guangwei;Zhu Chaoqi;Li Qingping;He Yufa(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Shandong,China;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Shandong,China;Key Laboratory of Submarine Geosciences and Prospecting Techniques,Ministry of Education,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2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3]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出  处:《中国工程科学》

基  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琼东南盆地海底地质灾害风险应对战略咨询研究”(21-HN-ZD-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7138)。

年  份:2023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122-1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DOAJ、EAPJ、JST、NSSD、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海底CO_(2)地质封存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CO_(2)泄露具有诱发海底地质灾害的风险,威胁海洋工程的安全建设,因此开展封存区环境地质监测对海洋碳封存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海底CO_(2)地质封存示范案例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底封存区CO_(2)泄露的致灾机制,结合实例梳理了典型CO_(2)控释试验中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分析了与CO_(2)泄露相关的环境地质监测技术,包括地震调查与监测、电阻率法监测技术、重力监测技术、海床变形监测技术以及沉积物孔隙压力监测技术等,展望了我国海底碳封存及其环境地质监测的未来发展前景。研究认为,今后应侧重封存区CO_(2)泄露致灾机制与环境地质监测技术研究,建议在研发长时序、低成本并实时监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封存区基线调查,建立和发展系统性、智能性的多维度灾害识别模型,构建多方面、多层次、多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关 键 词:海底碳封存  环境地质 CO_(2)泄露  灾害风险 监测技术

分 类 号:P7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