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青岛理工大学 [3]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BKS117)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3
期 号:4
起止页码:153-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作为一种显著而复杂的网络现象,网络群体极化近年来逐渐超出了单纯的社会心理范畴,其意识形态属性愈加凸显。网络群体极化通过情绪感染机制、意见支配机制、观点偏移机制、立场分化机制影响着意识形态的传播、引领、倾向和共识,带来了正负双重效应,成为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变量。其影响主要包括:情绪传导拓展话语传播,信息茧房制约辐射范围;主导群意引领观点走势,借势诱导扭曲价值导向;积极极化巩固阵地建设,激进表达冲击有序格局;群内黏性整合思想认同,圈层对立解构社会共识。对网络群体极化正负效应的治理应同时兼顾,秉持“扬正抑负”的思路和原则,从话语影响、价值引领、观点引导和共识塑造四个维度抑制其负面效应,发挥其正面效应,达到化“变量”为“增量”之目的。
关 键 词:网络群体极化 意识形态安全 正负效应 治理
分 类 号:D616[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