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固守与重塑:乡村旅游介入下传统村落居民地方身份建构——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    

Defend and Remold-Residents'Place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Rural Tourism Context:A Case Study of Cuandixia Village,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金伟[1,2,3] 蓝浩洋[4] 陈嘉菲[5]

WANG Jinwei;LAN Haoyang;CHEN Jiafei(School of Tourism Sciences,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Research Center for Beijing Tourism Development,Beijing 100024,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100101,China;Xishuangbanna Gongye Tea Industry Co.,Ltd.,Xishuangbanna 666100,China;School of 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 999077,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北京100024 [2]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北京100024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4]西双版纳贡叶茶业有限公司,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5]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中国香港999077

出  处:《旅游学刊》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新时代红色旅游引导的北京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SM202010031003)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87-1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主人即社区居民已逐渐成为旅游学术界的重要关注对象。然而,乡村旅游介入情境下传统村落社区居民地方身份建构的意义表征及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厘清。文章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运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法,分析了旅游介入下传统村落社区居民地方身份建构的过程及内部机理,并通过身份建构过程理论阐释了社区居民身份建构在独特性、持续性、自我尊敬以及自我效能4个内容维度的具体表征。研究发现:(1)旅游介入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体现在地方空间再造、生计方式转变、社会关系重构以及文化风俗嬗变4个方面;(2)旅游影响下,社区居民身份认同的表征呈现出了复杂性的特征,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3)社区居民的地方身份认同影响其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其中,“自我尊敬”和“自我效能”原则对居民的旅游感知起主导性作用。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旅游介入对社区居民地方身份建构的影响机理,同时也能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关 键 词:传统村落 乡村旅游 遗产旅游 地方认同  身份建构 社区参与

分 类 号:F59[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