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当代辨析    

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Marx's Concept of Spiritual Produc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厚羿[1,2]

Li Houyi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出  处:《哲学研究》

基  金:2022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技术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创新研究”(编号22ZXC009)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3

期  号:4

起止页码:34-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精神性”和“生产性”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中,“精神生产”的精神性和生产性都蕴含在实践概念中,“精神生产”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活动,它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分工的推进而不断深入,最终指向“自由自觉活动”的人类实践目标。在经济学视野中,马克思将“精神生产”置于生产主义批判的语境内,“生产性”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增殖性特征,从而使得“精神性”价值沦为生产主义的外在表现。20世纪中后期以来,“精神生产”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非物质劳动和文化逻辑等理论开启了研究当代社会中精神性渗透和生产性弥漫等特征的新方式,由此产生了关于新型生产劳动者变革的“生命政治学”趋向,为此人们应当审慎对待这一问题。

关 键 词:精神性 生产性  实践  生产主义批判  生命政治学  

分 类 号:A8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