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EAF-LF-VD-CC工艺26CrMo7S钢夹杂物的演变规律    

Evolution of inclusions in 26CrMo7S steel produced by EAF-LF-VD-CC proces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焦傲腾[1] 杨树峰[1] 李京社[1] 宋景凌[2] 李恒华[2] 张福君[1]

JIAO Ao-teng;YANG Shu-feng;LI Jing-she;SONG Jing-ling;LI Heng-hua;ZHANG Fu-jun(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Steelmaking Branch,Hengyang Valin Steel Tube Co.,Ltd.,Hengyang 421001,Hunan,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华菱集团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衡阳421001

出  处:《连铸》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34003,51874024)。

年  份:2023

期  号:2

起止页码:28-3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普通刊

摘  要:为了控制26CrMo7S钢中夹杂物,提高钢材机械性能,采用全流程洁净度分析,探究了某厂EAF→LF→VD→CC工艺流程夹杂物演变规律。结果表明,LF进站夹杂物主要是由Al2O3、MgO和CaS结合的成分不均匀、形貌不规则的复合夹杂物。LF、VD精炼处理后,主要是以Al_(2)O_(3)、MgO和CaO、CaS形成不均匀的多边形或近球形复合夹杂物,且CaO含量持续增加。钙处理后,夹杂物进一步球化,主要成分为以CaS包裹的氧化物均匀复合夹杂物。采用EAF-LF-VD-CC工艺,夹杂物数密度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在VD工序数密度降至最低16.1个/mm^(2),平均尺寸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VD工序尺寸达到最大值2.83μm。LF精炼时间短、钙处理不合理、连铸二次氧化是导致钢液中夹杂物超标的主要原因。适当增加LF处理时间、保证充足的弱搅拌、探明合适的钙处理“窗口”、保证夹杂物变性的同时不会过量引入CaO夹杂、连铸工序采用氩封、中间包氩气吹扫等保护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钢液洁净度。

关 键 词:26CrMo7S钢  非金属夹杂物 精炼 演变规律  钙处理 洁净度

分 类 号:TF76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