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论“以文为诗”看钱钟书的文体观念    

On Qian Zhongshu's Concept of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Writing Poems in Prose Sty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竞泽[1] 崔德全[1]

REN Jing-ze;CUI De-quan(Shaanx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College of Art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19)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年  份:2023

卷  号:51

期  号:3

起止页码:113-1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普通刊

摘  要:文体观念是钱钟书文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以文为诗”破体现象的文献载录和文体批评最为代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态度倾向。他在极力称赏韩愈之以文为诗的基础上,追溯“以文为诗”的文体源流及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二是《宋诗选注》所论宋人“以文为诗”。体现了钱钟书对于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瘦硬生新风格的肯定,这一宋诗风格的形成与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黄庭坚等继承陶渊明、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创作原则和破体理论息息相关。三是“同光体”与清代“以文为诗”。涉及“同光体”与清初宋诗派及其吕留良的渊源、论“同光体”成员及其与“桐城派”的关系以及论“同光体”所谓“学人之诗”的特征及源流等。四是论“以文为诗”之“革故鼎新”和“演变之原”的发展规律。涉及钱钟书为何肯定“以文为诗”,其原因在“文体递变”的文体发展规律;《中国文学小史序论》所论“以文为诗”,可见他的文学史发展观念;称“艺术之宫是重楼复室、千门万户,绝不仅是一大间敞厅”,体现了他的文体通变观等。

关 键 词:钱钟书  以文为诗 韩愈  宋诗选注  谈艺录  同光体

分 类 号:I0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