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应用解剖    

Applied anatomy of the greater palatine foramen and surrounding anatomical stru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秦泗佳[1,2] 曹元旭[1] 薛祎祎[1] 严喜章[1] 张军峰[3] 刘昌奎[1,2]

Qin Sijia;Cao Yuanxu;Xue Yiyi;Yan Xizhang;Zhang Junfeng;Liu Changkui(Department of Anatomy,Stomatological College,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5;Dental and Maxillofacial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Research Center,Xi'an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5;Shanxi Key Laboratory of Brain Disorders,Xi’an 710021,China)

机构地区:[1]西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75 [2]西安医学院牙颌面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中心,西安710075 [3]陕西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21

出  处:《解剖学杂志》

基  金:陕西科技创新团队(2022TD-54);西安医学院振兴计划人才基金(2018XNRC07)。

年  份:2023

卷  号:46

期  号:1

起止页码:39-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研究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成人干燥颅骨,观察腭小孔的数量,用游标卡尺等测量腭大孔最后点的间距、腭大孔最后点到鼻后棘最后点和同侧最近腭小孔最前点的距离、两侧腭大孔最后点到上颌同侧、对侧同名1~8腭侧(舌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及所成夹角。结果:腭大孔最后点的间距平均值为33.48 mm;腭大孔最后点到鼻后棘最后点的距离平均值为17.99 mm;腭大孔最后点到同侧最近腭小孔最前点的距离平均值为2.03 mm;两侧腭大孔最后点到上颌同侧同名1~8腭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2.33 mm、39.77 mm、35.64 mm、31.22 mm、25.93 mm、18.46 mm、14.17 mm和13.62 mm,到上颌对侧同名1~8腭侧牙槽嵴最低点的距离平均值分别为45.13 mm、46.14 mm、45.21 mm、43.60mm、42.33mm、38.78mm、37.66mm和37.44mm,所成夹角平均值分别为44.60°、44.80°、46.57°、49.42°、52.06°、58.86°、60.30°和60.36°。经统计学分析,上述左、右两侧各距离和夹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腭大孔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本研究数据为临床手术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腭大孔 腭小孔  鼻后棘  解剖  

分 类 号:R782[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