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6~2020年中国猩红热发病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Spatial clustering analysis of scarlet fever incidence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ANG Jiahao;YANG Ruonan;HE Shuning;YUAN Ping(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West China Fourth Hospital and West Chi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四川成都610041
基 金:绵阳示范区“十三五”课题-乙肝及结核队列随访数据清理技术服务(21H0271)。
年 份:2023
卷 号:43
期 号:4
起止页码:644-6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我国2016~2020年猩红热的发病率趋势以及空间聚集特征,为合理制定区域性疾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负责的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获取201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及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的猩红热发病率数据,应用ArcGIS绘制了我国猩红热发病的三维空间趋势图,判断猩红热发病的地区变化趋势,采用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我国近年来猩红热的空间聚集情况。结果2016~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累积报告猩红热病例3108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8/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16年的4.32/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18/10万(Z=103.47,P<0.001)。2016~2019年,我国猩红热发病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聚集特征(Moran's I>0,P<0.05),2020年我国猩红热发病呈随机分布(Moran's I>0,P=0.16),东西部地区呈“U”型分布,中间低两边高,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内蒙古、河北以及甘肃等北部地区为我国猩红热发病的高-高(H-H)聚集区域。结论我国猩红热发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应针对猩红热发病呈现H-H聚集的北部地区,适当地增加卫生资源配置和相应的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制定区域化的猩红热防控政策,防止猩红热热点区域的扩大。
关 键 词:猩红热 流行趋势 空间流行病学 自相关分析
分 类 号:R181.3] R515.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