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门型个体化唇弓治疗上颌唇向易位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研究    

Clinical effect of a door shaped individualized dental archwire on the treatment of maxillary transposed ca-nin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武成[1] 何琴[2,3] 鲁光炜[1] 李迎兰[1] 吴泽琳[1] 焉姝鶴[1]

HE Wucheng;HE Qin;LU Guangwei;LI Yinglan;WU Zelin;YAN Shuhe(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X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Xining 810099,China;Ningxia Key Laboratory of Oral Disease Research,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 750004,China;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School of Stomatology,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 750004,China)

机构地区:[1]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青海西宁810099 [2]宁夏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750004 [3]宁夏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学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750004

出  处:《口腔疾病防治》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1BEB04036);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M⁃39)。

年  份:2023

卷  号:31

期  号:9

起止页码:647-6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DOAJ、IC、JST、RCCSE、UPD、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门型个体化唇弓对上颌唇向易位阻生尖牙移动的效果和该装置对易位尖牙的移动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单侧唇向上颌尖牙易位病例8例,用门型个体化唇弓进行矫治。分别于矫治前(T1)和矫治中(T2)易位尖牙牙冠移动至与同象限正常邻牙邻接但偏唇侧位置时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牙尖点和根尖点到中线的位移变化及长轴角度变化,进行移动机制的研究。采用牙周探针测量易位尖牙和对侧正常尖牙探诊深度和颊侧临床牙冠高度进行矫治前(T1)、矫治后(T3)牙周变化评估。结果所有8颗易位尖牙均成功通过门型个体化唇弓移动到牙弓正常近远中位置,平均耗时(11.5±2.7)个月,总的矫治疗程(28.3±4.7)个月。T1~T2期牙尖位移8.1 mm,根尖位移1.5 mm,牙尖位移大于根尖位移(P<0.05),尖牙长轴发生17.5°倾斜。T1、T3期牙周测量指标探诊深度和颊侧临床牙冠高度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唇向易位阻生尖牙通过门型个体化唇弓在偏唇侧位置移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该装置对易位尖牙的位移方式是控制性倾斜移动。

关 键 词:易位尖牙  上颌 阻生 错位  个体化唇弓  正畸治疗  全口曲面断层片 牙周袋  临床牙冠高度  

分 类 号:R78[口腔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