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青年: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表征透视    

Digital Youth:Perspective on the New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贾兆帅[1,2]

JIA Zhaoshuai(Postdoctoral Station of Marxist Theory,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China;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Chengdu 611756,China)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四川成都611731 [2]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四川成都611756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创新研究”(19JDA007),项目负责人:吴满意;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推进教师思政能力建设机制研究”(JG2021-256),项目负责人:贾兆帅;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重大课题“研究生指导教师多维度能力及其培训提升路径的策略研究”(ACGS03-2021004),项目负责人:周先礼。

年  份:2023

卷  号:49

期  号:3

起止页码:66-7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社会条件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条件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阶迭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重塑性的样态特征。在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数字青年”已然成为青年一代在新社会条件下具有显著时代印记的新身份标识。科学把握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新表征,全面透视“数字青年”的内在肌理,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亲和力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石。“数字青年”是社会条件变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具有现实与虚拟交融的新身份特征,展现“分布式认知”的新认知模式,青睐“相关性思维”的新思维模式,形塑多元扁平化的新交往模式,崇尚人机协同的新发展模式。同时,“数字青年”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满足“数字青年”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推动构建数智思政新模式。

关 键 词:数字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新表征  数智思政  大数据时代

分 类 号:D432.62[政治学类] G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