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    

Theoretical debates and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ure protected are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晓梅[1] 苏杨[2] 吴必虎[3] 王毅[4,5] 杨锐[6] 徐卫华[7] 闵庆文[8] 张海霞[9]

CAI Xiao-mei;SU Yang;WU Bi-hu;WANG Yi;YANG Rui;XUWei-hua;MIN Qing-wen;ZHANG Hai-xia(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ultural Space and Social Behavior,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Journal of ManagementWorld,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Beijing 100026,China;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Institutes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CAS,Beijing 100190,China;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National Park Research Institut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CAS,Beijing 100085,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School of Tourism and Urban-Rural Plann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Hangzhou 310018,China)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100026 [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 [5]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9 [6]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北京100084 [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9]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杭州310018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9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力拓研究基金项目。

年  份:2023

卷  号:38

期  号:4

起止页码:839-8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CSSCI、CSSCI2023_2024、JST、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从改革角度看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从国土空间治理角度看是做实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和维护其在国家生态安全中的首要地位。为了更好地理解与诠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发展规律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我们邀请了七位来自生态文明和国家公园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自然保护地的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人地关系、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共生转换机制、自然保护地的治理体系和中国治理体系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保护地的日常管理与监督、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补偿和特许经营等。主要结论有:(1)只有生态文明体制才能真正使各地地方政府处理好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发展关系,而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整体进展最快、制度改革最系统的领域。(2)要实现“最严格的保护”,在关注自然保护地“地”的同时,强调在“因地制宜”“恋地主义原真性”等视角下考虑“人”(尤其本地居民)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参与方式。(3)自然保护地人与自然冲突的制度成因主要源自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利益结构冲突。解决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共生,需要优化治理体系尤其是调整各级政府的责权利制度,重构利益维度,形成利益共同体。(4)在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中,要处理好多元主体的各类关系,需要在统一的管理目标下对不同利益主体责权利进行统筹协调与高效配置,建构自然保护地共治格局与多元共治体系。(5)全球自然保护治理存在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自然保护地与人居系统、自然保护目标与全球执行力之间的深层次矛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几千年积淀形成的“人与天调”的文化传统能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

关 键 词: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生态系统 治理体系  

分 类 号:X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