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塔里木盆地塔中台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核形石成因研究    

Origin of oncolites from the Upper Ordovician Lianglitage Formation,Tazhong Platform,Tarim Basin,NW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红霞[1] 刘超飞[1] 孙晓芳[2] 吴亚生[3] 裴礽奕[1]

Jiang Hongxia;Liu Chaofei;Sun Xiaofang;Wu Yasheng;Pei Naiyi(Hebei Key Laboratory of Strategic Critical Mineral Resources,Hebei GE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1;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Key Laboratory of Cenozoic Geology and Environments,CAS,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

机构地区:[1]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地质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石家庄050031 [2]郑州大学,郑州450001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地质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90020681)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58

期  号:2

起止页码:677-69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GEOBASE、IC、J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塔里木盆地塔中台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相中核形石大量发育。本文选取5口钻井取心样品,从核形石形态、粒径大小、纹层磨损度、圆度几个方面进行镜下统计分析。镜下观察核形石有长条状、扁平状、偏心椭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圆形等形状,平均粒径在0.1~2.5 cm之间,核心颗粒以生屑颗粒为主。核形石的纹层磨损度在泥粒岩中为轻度,在颗粒岩中为重度,泥粒—颗粒岩居中。研究认为,促使塔中台地上奥陶统核形石形成的因素包括水动力能量、微生物、碎屑颗粒的累积量等,其中水动力能量占主导地位。能量过低,核形石扁平;能量适合,核形石纹层均匀且厚;能量过强,核形石处于磨蚀状态。水流的强烈冲刷作用会破坏微生物对颗粒的黏附作用,使砂屑生屑核形石滩转变为砂屑生屑滩。

关 键 词:塔里木盆地 塔中台地  上奥陶统 核形石 磨损度  

分 类 号:P534.42] P588.248[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