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神魂之铸--论新版中医国家标准“病证理法相贯”规则体系的建立
Soul recasting:on the establishment of“disease-syndrome-pathogenesis-method coherence”rule system in the new ed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tional Standar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U Bangxian;YAN Shiyun;ZHOU Qiang;DONG Quanwei;LI Ming;CHEN Panji;BAO Laifa;LOU Yueli;YANG Lina(Formula and Pattern Inform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Institute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iti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Shanghai Qi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 201203,China)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201203 [3]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上海201203 [4]上海岐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1203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专项(G2YFJS2017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09203);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20692116700);上海市科委研发平台专项(18DZ2293900)。
年 份:2023
卷 号:57
期 号:1
起止页码: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CD、CSCD_E2023_2024、JST、UPD、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阐释《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修订版(以下合而简称“新版国标”)内寓的“病证理法相贯”法则及其逻辑关系,以促使当代中医临床再铸神魂,重新回归中医学术本体及其临床路径。方法采用中医学、术语学、标准学文献的回顾性研究及计算机本体技术、人工智能等方法,通过对标准的源起,标准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中医疾病分类体系的溯源,“病”“证”“理”“法”等概念的梳理,以及“治病求本”“辨病本、守病机”等相关学术理念的剖析,并借助于“中医国家标准应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标准平台”),呈现新版国标“病证理法相贯”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新版国标界定了中医“病”“证”“理”“法”等术语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治病求本,病证相贯,理法相契,方药以贯”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将之作为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规范的“根”与“魂”,贯穿于中医国家标准修订的全过程,并将“病证理法相贯”理念与法则纳入了新版国标的知识体系与规则体系。结论新版国标内寓“病证理法相贯”的诊疗法则,可通过标准平台得以充分展示及应用,并能够引领中医临床按照自身的学术与临床轨迹开展医疗活动,规范其医疗行为。
关 键 词:中医国家标准 中医术语研究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病证理法相贯 标准知识体系 标准规则体系
分 类 号:R2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