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培育方式对胡杨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utilizing efficiency of Populus euphratic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Yingqing;WU Shengli(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Xinjiang Key Laboratory for Lacustrin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Arid Area,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Office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2]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3]新疆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科技支撑专项(HY2.3)。
年 份:2023
卷 号:58
期 号:1
起止页码:156-1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CD、CSCD_E2023_2024、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了解自然落种培育方式和人工挖坑培育方式胡杨的光响应特征及光能利用效率(LUE)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光的响应关系。【方法】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县34团2、3、5、7年4个林龄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胡杨气体交换参数,并利用光响应模型及前人推导出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模型,分别研究它们的光响应特征及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无论何种培育方式,5、7年生胡杨Pn值普遍高于2、3年生胡杨,证明高林龄胡杨光合能力较强,胡杨在中高光强下LUE和WUE均与胡杨林龄成正比关系;人工挖坑培育方式下胡杨P_(n max)的平均值为24.84μmol/(m^(2)·s),高于天然落种方式下胡杨的23.68μmol/(m^(2)·s),证明其光合潜力大,另外其在强光下对光能和水分利用能力比天然落种方式下胡杨更强也更加稳定。【结论】人工挖坑培育方式胡杨因人为干预植株,改善了土壤养分条件,所以光合潜力大,对强光利用能力更强,水分利用能力更加稳定,在极端高温、干旱环境适应性更强,因此可以推广人工干预方式进行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更新复壮。
关 键 词:胡杨 光响应特征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792.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