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0—2020年黄河流域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生态响应  ( EI收录)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and its effects on ecological respons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2000-202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尹登玉[1] 于昊辰[2] 卢彦琦[1,3] 李效顺[1]

YIN Dengyu;YU Haochen;LU Yanqi;LI Xiaoshun(School of Public Policy&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a;School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徐州221116 [2]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岛266061 [3]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邯郸056038

出  处:《农业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92);中国矿业大学未来科学家计划项目(2022WLKXJ095)。

年  份:2023

卷  号:39

期  号:4

起止页码:217-2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将深刻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和功能,科学揭示其响应规律是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应有之义。为此,从“三生空间”视角切入构建了两级衔接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转移矩阵和修正的ESV评估模型,刻画了黄河流域2000–2020年间多级自然边界的国土空间格局及ESV演变特征,并采用图谱法揭示了ESV的时空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一级空间中的生产空间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逐渐增加,生态空间较为稳定;二级空间中,除了农业生产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面积减少外,其他均呈上升态势。转化类型以草地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其他生态空间以及林地生态空间的相互转换为主,集中分布在流域中上游地区。2)近20a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看涨,由2000年的10976.59×10^(8)元上升至2020年的11210.96×10^(8)元,草地生态空间、林地生态空间贡献最大。空间格局呈现“中部及西南部最高,东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北部最低”的特征,显著增加的区域逐渐增多。3)生态增值区范围分布广泛且分散,以其他生态空间转换成草地生态空间,农业生产空间转换成生态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转换成水域生态空间和林地生态空间为主;生态减值区范围逐步扩大,以生态空间转换为农业生产空间、草地生态空间转换为其他生态空间为主。研究结果能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 键 词:生态 国土空间  时空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响应规律  黄河流域

分 类 号:F3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