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以西藏林芝市为例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alpine gorge of southeast Tibet based on geodetector:A case study of Nyingchi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健斌[1,2] 张英[1] 张志伟[1] 侯磊[1] 曾维莲[2,3]

GUO Jianbin;ZHANG Ying;ZHANG Zhiwei;HOU Lei;ZENG Weilian(Resources&Environment College,Xizang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Nyingchi 860000,China;Research Academ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ibet,Xizang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Nyingchi 860000,China;Plant Sciences College,Xizang Agriculture&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Nyingchi 860000,China)

机构地区:[1]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2]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乡村振兴研究院,西藏林芝860000 [3]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出  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基  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Z202001ZR0049G);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1-46)。

年  份:2023

卷  号:28

期  号:4

起止页码:210-2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西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2010、2015及2020年共3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获得30 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林芝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0—2020年林芝市草地、林地、未利用地、水域等4类用地稍有减少,而耕地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建设用地显著增加至了原来的2.66倍。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尼洋河、帕隆藏布河谷平地。建设用地动态度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呈现出逐年扩张的态势;耕地的变化动态度次之,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12%/a;县(区)域尺度上,巴宜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乡(镇)域尺度上,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其次是巴宜区更张门巴民族乡和巴宜区林芝镇。人口密度变化、粮食产量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城镇化率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和海拔等7个因子显著影响林芝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是多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同时作用的结果,各个因子相互作用后解释力全部得到增强,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对林芝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影响高于自然因素。

关 键 词: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林芝市  

分 类 号:F301.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