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煤层含气系统差异及开发对策  ( EI收录)  

Gas bearing system difference in deep coal seams and correspondeddevelopment strateg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勇[1] 徐立富[1] 张守仁[2] 吴见[2] 毕建军[1] 孟尚志[2] 陶传奇[3]

LI Yong;XU Lifu;ZHANG Shouren;WU Jian;BI Jianjun;MENG Shangzhi;TAO Chuanqi(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td.,Beijing 100015,China;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5 [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出  处:《煤炭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2194,U1910205)。

年  份:2023

卷  号:48

期  号:2

起止页码:900-9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DOAJ、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实现规模开发有助于形成煤系气大产业,服务油气增储上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近年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深部差异含气系统模式,并针对性提出了开发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受构造演化和保存条件差异影响,煤层气存在过饱和干煤系统、饱和~近饱和湿煤系统和欠饱和湿煤系统。干煤系统游离气含量高,且在深煤层中呈压缩状态,在储层压力>10 MPa条件游离气含量可以达到并超过吸附气,易形成高产。湿煤系统中煤岩裂隙或者大孔隙中饱和地层水,需要排水降压解吸产气。煤层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烃超压,纳米孔隙中饱和游离气且地层水难以侵入。深部吸附气和游离气处于动态转化,受范德华力、毛细管力和浮力作用综合影响,深煤层形成连续型天然气藏,具有“源岩控储”(连续稳定煤层控制储层质量)和“物性控藏”(物性差异影响甜点分布)特征,可在封盖条件良好的稳定高渗煤层寻找甜点区。深煤层压实致密且地应力高,煤岩抗压强度增加,储层改造裂缝有序性增强,可在不同粒径支撑剂下形成立体渗流网络。干煤系统改造以体积改造和“碎裂化”为主要目的,考虑采用水平井大规模分段压裂,扩大渗流面积,提高产气速度;湿煤系统以适度改造和“疏导化”为主要方式,并考虑水平井顶板间接压裂等开发策略。煤成气在地质历史中持续向邻近层系充注运聚,形成全含气系统,应当充分利用成熟探区地质和工程基础,整体部署,分类突破,多气合采,实现深部煤层气规模化开发和多类型天然气总体动用。

关 键 词:深部煤层气  深煤层  过饱和气藏  体积压裂 煤系气  煤系游离气  

分 类 号:P618.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