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1] 熊晖[2] 王艺[3]

机构地区:[1]不详 [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基  金:复旦大学的2022年地高建项目:一流临床医学建设、临床研究中心管理体系建设、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中心整合平台、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诊疗示范项目(DGF501053-2/059);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儿科医院“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多学科诊治与管理”项目(MDT20004)。

年  份:2023

卷  号:18

期  号:1

起止页码:1-1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CD、CSCD2023_2024、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于脊髓前角及α运动神经原退化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及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变性病。SMA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5号染色体长臂突变导致的5qSMA,发病率约为1/10000,人群携带率约为1/50[1]。SMA表型复杂,根据发病年龄及所获得的最大运动里程碑不同,分为5个亚型(0~4型)[2,3]。

关 键 词:脊髓性肌萎缩症 临床实践指南 发病年龄  神经变性病 肌无力  携带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脊髓前角

分 类 号:R74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