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油滴的宏观聚并机制及油膜分子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研究
Study of Macroscopic Aggregation Mechanism of Oil Droplets and Microscopic Interactions Between Oil Film Molecu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Huang Bin;Nan Xiaohan;Wang Yizhu;Fu Cheng;Zhu Yueming;Zhang Lu;Guo Wei;Wang Siqi(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6318,China;PetroChina Daqing Oilfield Co.,Ltd.,Daqing,Heilongjiang 163413,China;PetroChina Yumen Oilfield Company,Jiuquan,Gansu 735000,China;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PipeChina Harbin Company,Harbin,Heilongjiang 150010,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6318 [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3 [3]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甘肃酒泉735000 [4]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1 [5]国家管网集团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驱油剂作用下水中油滴的微观聚结行为及聚并机理研究”(51974088);黑龙江省东北石油大学优秀科研人才培育基金“气井井筒内气液强制旋流特性及衰减机制研究”(SJQHB202102)。
年 份:2023
卷 号:30
期 号:1
起止页码:161-1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研究油滴聚并过程中油滴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结合乳状液稳定性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油井采出液中乳化油滴的聚并行为,并分析了油滴聚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个油滴在聚并过程中液膜位置处流体流速较高,聚并完成后达到稳定;油滴尺寸与聚并时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当2个油滴半径不同时,较大的油滴移动位移较小;初始时刻,油膜和水相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碳链越长,乳状液越稳定,在碳原子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原油组分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由小到大为饱和烃、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环烷烃;沥青质含量升高是造成乳状液体系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增强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对提高原油油水分离效率,降低原油储运成本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乳状液 乳化油滴 聚并机制 微观特征 原油组分 分子动力学
分 类 号:TE9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