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融错配与企业金融化    

Financial Mismatch and Enterprise Financi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桂燕[1] 吕江林[1,2] 汪洋[1,3]

GUI Yan;LV Jiang-lin;WANG Yang(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chang 330013;Zhejiang Colle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hua 321023;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机构地区:[1]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2]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系,浙江金华321013 [3]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出  处:《当代财经》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银行的逻辑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建设”(21ZDA04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西省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与创新研究”(JJ20217);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金融开放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研究”(202101)。

年  份:2023

期  号:2

起止页码:68-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错配理论上会通过企业投资组合选择促进企业增加金融投资。基于我国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化;金融错配主要促进了长期金融资产和类金融资产投资,前者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突出,后者仅在盈利能力弱和国有企业中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通过提高融资约束和扩大金融与实体收益差促进企业金融化,并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影响表现出动机异质性。如受金融错配的影响,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资产投资,是出于缓解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获取高额金融回报的主动逐利动机,而增加类金融资产配置仅是迫于主业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被动逐利动机。进一步检验揭示,利率管制放松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能弱化金融错配作用下的企业金融化,但主要是弱化类金融资产配置。未来,相关部门有必要深层次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需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多层次全链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精准落地,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金融错配  企业金融化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资产类型  动机异质性  

分 类 号:F832.1[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