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水产种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展望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a’s aquatic seed indus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红浪[1,2] 韩枫[1,2] 桂建芳[3,4]

HU Honglang;HAN Feng;GUI Jianfang(National Fisheries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Beijing 100125,China;China Society of Fisheries,Beijing 100125,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2,China;Innovative Academy of Seed Desig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ollege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机构地区:[1]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北京100125 [2]中国水产学会,北京100125 [3]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2 [4]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北京100101

出  处:《水产学报》

基  金:中国科学院咨询项目(2021-SM02-B-010)。

年  份:2023

卷  号:47

期  号:1

起止页码:1-1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对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生产体系建设和种苗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发展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水产养殖用种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遗传改良率不高、科研育种成果多但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3个主要问题。针对短板,本文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新种质创制的研究及应用、加强生产体系技术标准化应用、加强育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研究、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技术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及种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水产种业  育种技术 种业振兴  发展建议  

分 类 号:S917.4[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