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养殖尾水浮床处理系统水生植物根际细菌的氮循环作用机制    

Regulation of bacterial nitrogen cycle of aquatic plants rhizosphere in the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system for aquaculture tailwater treat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曲疆奇[1] 刘青[2] 张清靖[1] 杨浩辰[1,2] 赵萌[1] 朱华[1]

QU Jiangqi;LIU Qing;ZHANG Qingjing;YANG Haochen;ZHAO Meng;ZHU Hua(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ishery Biotechnology,Fisheries Science Institute,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Beijing 100068,China;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China)

机构地区:[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68 [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出  处:《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2020YFD090010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JJ202020);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2326701D,19226703D);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渔业创新团队项目(BAIC07-2022-06)。

年  份:2023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养殖尾水处理中浮床水生植物根际细菌对水体氮循环的影响机制,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方法,对浮床水生植物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 C.H.Wright)根际细菌、水体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与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浮床水生植物根际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Patescibacteria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为主要优势门类;在属水平上,有10种关键功能菌属在氮素迁移转化关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水体相比,水生植物根际细菌多样性较高,氮代谢活动更为活跃(P<0.05),且主要参与碳代谢、转运蛋白、细菌双组分调节系统和群体感应等代谢功能途径;根际细菌固氮功能基因(nifH、nifD和nifK)、硝化作用功能基因(hao)、反硝化作用功能基因(nirS、norB和nosZ)、异化/同化硝酸盐还原基因(napA、nrfA、nirB和nasA)及其6个氮循环关键酶的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生态浮床水生植物根际的氮素周转能力强于周围水环境,其生物脱氮的最主要方式是反硝化和异化硝酸盐还原过程。

关 键 词:水生植物 生态浮床 根际微生物 氮循环作用  

分 类 号:S9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