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改性及其对孔雀石绿染料的吸附效果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corn straw biochar and its adsorption effect on malachite green dy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韩志勇[1] 杜承臻[2] 张娟[3] 王德华[1] 张垲卿[1] 张艳侠[1]

HAN Zhiyong;DU Chengzhen;ZHANG Juan;WANG Dehua;ZHANG Kaiqing;ZHANG Yanxia(College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anzhou 730050,China;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Dazhou 635000,China;Pinglia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Center,Pingliang 744000,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2]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3]平凉市生态环境信息监控中心,甘肃平凉744000

出  处:《石油化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166023);兰州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21-RC-20)。

年  份:2023

卷  号:52

期  号:2

起止页码:199-2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玉米秸秆制备了生物炭并对其进行了改性,将其用于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染料孔雀石绿。采用SEM、XRD、FTIR、N_(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生物炭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及吸附过程的特点,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了生物炭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原炭(CSC)、NaOH改性生物炭(NaCS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一步改性的NaCSC(CTAB-NaCSC)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效果良好,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0.9920,0.9799。与CSC比,NaCSC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孔径增大,孔隙分布不规则,提高了对孔雀石绿的吸附能力;CTAB-NaCSC的表面更加粗糙不平,且有颗粒状凸起。CSC,NaCSC,CTAB-NaCSC的吸附-脱附循环再生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再生率分别达到84.29%,91.59%,111.75%。

关 键 词:玉米秸秆生物炭  染料 孔雀石绿 吸附再生  

分 类 号:TQ61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