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乡村建设: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    

Digita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Underlying Logic,Practical Errors and Optimization Pat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丽莉[1] 曾亿武[2] 郭红东[3]

LI Lili;ZENG Yiwu;GUO Hongdong

机构地区:[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3]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色农业赋能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编号:21&ZD09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编号:LQ23G030007);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数字乡村包容性发展的机理、模式与长效机制构建研究”(编号:GK229909299001-216)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3

期  号:1

起止页码:77-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在经历了起步摸索阶段(1979—1993年)、基础培育阶段(1994—2003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以后,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2018年开始),亦即数字乡村建设阶段。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高质量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和农村全方位数字化发展,技术进步、深化改革和利益均衡则构成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然而,一些地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诸如工作重心落在硬件设备上、数字形式主义滋生蔓延、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过度依赖运营服务商等实践误区,背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底层逻辑,亟须纠正。建立系统有力的保障机制、增强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调整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提升干部群众的数字素养,是优化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 键 词:数字乡村 数字鸿沟 数字化改革  数字形式主义  农业农村信息化

分 类 号:F325] F72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