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亲社会风险行为及其理论模型与神经机制  ( EI收录)  

Theoretical models and neural mechanisms of prosocial risky behavio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占友龙[1,2] 刘长林[1] 肖啸[3] 谭千保[1] 傅小兰[2,4]

Youlong Zhan;Changlin Liu;Xiao Xiao;Qianbao Tan;Xiaolan Fu(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Institute of Psych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05,China;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湘潭411201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长沙410205 [4]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49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2113600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40196);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XJK19QXL002);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11014)资助。

年  份:2023

卷  号:68

期  号:2

起止页码:154-1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I、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亲社会风险行为(prosocial risky behavior)是指为了他人利益或社会福利做出的冒险行为.因兼具亲社会性和风险性,且经常与消极的风险行为交替发生,亲社会风险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被识别,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人类积极健康发展的特点.在明确亲社会风险行为概念的来源、界定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借鉴了亲社会行为和风险行为的解释路径,从风险偏好和社会偏好整合加工的视角对人类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前因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进而构建了一个新颖的亲社会风险行为理论模型,并系统阐述了其大脑神经基础和时间加工进程特点.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心理结构,优化其研究范式,比较经济与社会决策领域下框架效应的特点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并探索不同方面的因素对亲社会风险行为的影响作用.

关 键 词:亲社会风险行为  风险偏好 社会偏好 理论模型  神经机制

分 类 号:B842] C912.1[心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