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蔡文伯[1,2] 贺薇宇[1]

CAI Wenbo;HE Weiyu(Normal School,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School of Humanities,Tarim University,Alaer 843300,P.R.China)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2]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出  处:《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乡村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72264033)。

年  份:2023

卷  号:29

期  号:1

起止页码:102-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科学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构建包含21个基础指标的省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以及莫兰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呈增长态势,尤以2018年后的上升幅度最明显。但目前乡村振兴的水平仍然较低,且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有所下降,甚至退步明显,其发展落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最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薄弱环节。当前产业兴旺系统相较于其他子系统发展最为缓慢,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系统的地区差异最为明显,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而西部地区发展欠佳。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表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空间聚集特征,乡村振兴水平得分较高(低)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但该空间格局尚不稳定,区域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缩小。为此,本研究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加大乡村振兴实施监管力度,保证乡村发展成效;第二,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第三,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第四,加大乡村振兴政策倾斜力度,缩小乡村发展差异。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水平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聚集特征  熵权TOPSIS 莫兰指数  区域差异  

分 类 号: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