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P300的非器质性失眠症ERP特征及溯源分析    

ERP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nalysis of non-organic insomnia based on P300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春花[1] 丁琳[1] 张永卿[2] 卢燕[2] 王耀霆[2] 王震寰[1]

YANG Chun-hua;DING Lin;ZHANG Yong-qing;LU Yan;WANG Yao-ting;WANG Zhen-huan(Anhui 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Medicine and Intelligent Health,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30;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Anhui 233004,China)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数字医学与智慧健康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蚌埠233030 [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蚌埠233004

出  处:《蚌埠医学院学报》

基  金: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皖教秘科[2019]9号)。

年  份:2023

卷  号:48

期  号:1

起止页码:5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非器质性失眠症在事件相关电位下的P300特征和溯源分析。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各10例,采用EGI高密度脑电设备记录受试者任务态脑电及行为学数据,其中任务态脑电选择数字N-back任务。通过Net Station软件分析事件相关电位,提取Fz、Cz、Pz电极点的P300潜伏期、振幅以及行为学数据,并在GeoSource工具栏中进行溯源定位。比较2组溯源特征属性。结果: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2组在0-back、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2-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0-back任务中Fz点、1-back任务中Fz点的P300振幅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非器质性失眠症组在2-back任务中Fz、Cz、Pz点的P300潜伏期均长于健康对照组(P<0.05)。任务态溯源脑区主要集中在额叶部分,非器质性失眠症组激活区域较为分散,且在0-back和2-back中激活区域电流强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非器质性失眠症受试者大脑工作记忆略有受损,分散了大脑认知资源,降低了大脑执行等高级认知能力,因此基于P300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和溯源分析结果可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客观评估,并且其便捷性值得以后在临床上推广。

关 键 词:非器质性失眠症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脑电溯源  

分 类 号:R741.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