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火用]效率的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单产和联产氢烷性能分析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aer obic fermentation of corn stover for mono-and co-production of biohydrogen and methane based on the exergy efficienc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佳秀[1] 马晓然[1] 李攀攀[1] 徐桂转[1] 李刚[1] 潘晓慧[1] 焦有宙[1] 贺超[1] 张全国[1]

Zhou Jiaxiu;Ma Xiaoran;Li Panpan;Xu Guizhuan;Li Gang;Pan Xiaohui;Jiao Youzhou;He Chao;Zhang Quanguo(College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Key Laboratory of New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for Rural Renewable Energy,Henan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f Biomass Energy and Nanomaterials,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质能源与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可再生能源》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618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20660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222);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资助计划(21A416008)。

年  份:2023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143-1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AS、CSCD、CSCD2023_2024、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联产氢烷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的3种重要的生化转化模式。为了筛选出玉米秸秆高效的生化转化模式,在玉米秸秆基质浓度分别为20,30,40,50,60 g/L的条件下进行了光发酵产氢、厌氧发酵产甲烷和光发酵产氢-厌氧发酵产甲烷两阶段联产氢烷的试验,从热力学[火用]效率和生态[火用]效率的角度对玉米秸秆单产或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光发酵产氢时,底物浓度为40 g/L的累积产氢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323.67 mL和3.41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1.58%。厌氧发酵产甲烷时,底物浓度为60 g/L的累积产甲烷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1546.46 mL和57.38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31.01%。氢烷联产时,底物浓度为60 g/L的氢气和甲烷联产的累积产甲烷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1554..83 mL和60.83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22.20%。3种模式相比,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单产甲烷转化具有最高的[火用]效率,且热力学[火用]效率和生态[火用]效率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关 键 词:玉米秸秆 光发酵产氢  厌氧发酵产甲烷  氢烷联产  [火用]效率

分 类 号:TK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