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变与异质性  ( EI收录)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Heterogeneity of Carbon Emissions at County-level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苑震[1] 曾坚[1] 王森[1] 梁晨[2]

SONG Yuan-zhen;ZENG Jian;WANG Sen;LIANG Chen(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机构地区:[1]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2]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300130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YFD110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8330)。

年  份:2023

卷  号:44

期  号:1

起止页码:549-5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3_2024、EAPJ、EI、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县域是实现减排控碳的关键空间单元,研究并揭示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县域作为分析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7年中国县域碳排放时空演变和异质性特征,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碳排放年均增速为7.12%,历经“大幅上升-缓慢上升-高位波动”3个发展阶段,最终稳定在90×10^(8)t左右;在县域尺度上表现为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2)普通面板回归模型显示,GDP、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人均GDP和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碳排放关系显著,前三者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为强烈.(3)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高,除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局上稳定表现为促进作用以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均在时空上发生了较大转变;表明我国不同类型县域间碳排放水平和主要影响因素各异.该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县域碳排放的演变特征和异质性,有助于优化“双碳”目标的空间实施路径.

关 键 词:县域 碳排放 时空演变  异质性  影响机制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分 类 号: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