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数字乡村治理绩效中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如何统一——以H县党员干部“直联群众”数字化为例    

Digital Rural Governance Performance: How to Unify Value Rationality and Technical Rationality——the Digitalization of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Masses” by Party Members in County H as an Examp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方辉[1,2] 胡映佳[1] 黄蓝[3]

Zheng Fanghui;Hu Yingjia;Huang lan(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School of Marxism,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Wuzhou53002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0 [2]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广州510640 [3]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梧州530021

出  处:《中国行政管理》

基  金:广东省重点智库及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编号:202100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视阈涉农资金统筹长效机制研究”(编号:20CGL04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循证视域下农村项目制污染治理的效能悖论与破解机制研究”(编号:22CZZ024)。

年  份:2022

期  号:12

起止页码:49-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数字乡村治理绩效凸显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的融合统一。本文依据马克斯·韦伯的工具—价值二分法,以H县党员干部“直联群众”数字化实践为例,遴选体现数字乡村治理绩效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fsQCA)对该县204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存在驱动“直联群众”数字化高绩效的路径,一是以宣传引导、平台建设和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条件的价值引导型路径(组态1),二是以目标规划、多元主体与数字化赋能、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条件的价值技术平衡型路径(组态2),三是以宣传引导、平台建设、数字化赋能和考核评价为核心条件的技术偏好型路径(组态3)。H县“直联群众”数字化创新了数字乡村治理模式,折射现实场景下价值—技术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提升基层数字治理绩效,应当将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工具置于人民至上的价值理性之中,夯实农民主体地位,不断追求农民满意度及获得感的最大化。

关 键 词:数字乡村治理绩效  价值理性  技术理性  “直联群众”  定性比较分析  

分 类 号:D035[政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