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净化槽处理低污染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途径与根系微生物群落分析    

Pollutants removal efficiency and path of low polluted water treated by purification tank and analysis of root microbial commun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健盛[1] 吴杰[2] 王鑫[2] 唐倩[1] 陈双扣[1] 郑昊天[2] 谭俊峰[2]

HUANG Jian-Sheng;WU Jie;WANG Xin;TANG Qian;CHEN Shuang-Kou;ZHENG Hao-Tian;TAN Jun-Fe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401331,China)

机构地区:[1]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1331 [2]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出  处:《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8jszx-zdyfxmX0001);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项目(shljzyh2021-09)。

年  份:2023

卷  号:60

期  号:1

起止页码:136-14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_E2023_2024、JST、RCCSE、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索低污染水的资源化处理途径,本文开展了植物净化槽和净化槽处理低污染水的效果研究,并分析了植物净化槽的污染物去除途径及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植物净化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净化槽,经植物净化槽处理后,低污染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分别降至17、0、1.43和0.13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II类标准.植物净化槽根系优势微生物为Rhodocyclaceae、Comamonadaceae、Burkholderiales、Methylophilaceae、Cellvibrio、Zoogloea和Pseudomonas,其中Comamonadaceae和Methylophilaceae主要去除含氮物质,Rhodocyclaceae和Pseudomonas主要去除含磷物质.植物、填料及土壤皆对污染物去除产生作用.含氮化合物依靠沸石吸附、植物吸收和土壤蓄积在间隙水中去除;含磷物质主要依靠与土壤中金属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物质或置换而除去,植物与微生物协同利用有机磷;COD的去除主要依靠植物及根系微生物.

关 键 词:低污染水  植物净化槽  污染物 微生物群落

分 类 号:X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