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清代清水江中下游的乡村治理——以制度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旭[1] 王砚旭[2] 龙昭宝[3]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100029 [3]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

基  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明清儒学在贵州传播的史料辑录及研究”(17GZGX33);201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彝族古歌整理与研究”(19JZD03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人类学视域下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18XMZ048)。

年  份:2022

期  号:12

起止页码:112-1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清代清水江中下游林业经济的兴盛须以稳定的社会为坚实基础,离不开乡村治理。在明清王朝加强军政管控以及社会失序的历史背景下,国家和民众通过制度来构建社会秩序。制度分正式与非正式两大类型,正式制度涉及严以治吏、木材贸易、婚俗改革以及契约,非正式制度涉及村规民约、“中人”调解和神判。在治理过程中,官民形成较好互动,在认知及实践层面分别表现为相互接受和利用,推动清水江中下游乡村社会的国家化进程以及内地一体化发展得以加速。

关 键 词:清水江  清代 乡村治理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国家化

分 类 号:K249[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