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CT三维重构的无烟煤孔隙结构及连通性特征对比表征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pore 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 of anthracite based on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关欣[1] 刘育伟[2] 任重阳[3] 汤迅[4] 赵迪斐[5]

GUAN Xin;LIU Yuwei;REN Chongyang;TANG Xun(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Jiangsu Xuzhou 221116,China;School of Min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Jiangsu Xuzhou 221116,China;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Jiangsu Xuzhou 221116,China;Sun Yueqi Honors Colleg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Jiangsu Xuzhou 221116,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2]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4]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5]不详

出  处:《非常规油气》

基  金: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甲烷氮气选择吸附材料的设计及其静态吸附性能研究”(201810059)。

年  份:2023

卷  号:10

期  号:1

起止页码:69-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普通刊

摘  要:碳中和背景下,促进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有重要能源安全战略意义,我国高煤级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存在显著的“产能瓶颈”问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储层研究。利用CT技术,以沁水盆地阳泉矿区新景矿区无烟煤样品为例,对高煤级煤孔隙结构和连通性进行精细表征与三维重构分析。研究发现:无烟煤样品孔体积大多不超过8000μm^(3),孔表面积大多不超过2000μm^(2),孔径大多不超过10μm。无烟煤样品的渗流孔隙相对较为发育,但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对其空间连通性进行表征分析,并与低中煤阶煤的孔隙结构连通性进行对比,认为高煤级煤孔隙间相对孤立、不连通,难以构成连通域,造成储层虽具有良好吸附能力但渗流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基质中煤层气的渗流、运移和开发。

关 键 词:无烟煤 显微CT  孔隙特征 连通性 三维重构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