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数字经济的“两化”发展与区域比较
"Two Kinds of Digit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egional Comparis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WANG Juan-juan(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Gansu,China)
机构地区:[1]兰州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
基 金: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甘肃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路径”(22JR5RA046);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特色产业助力‘强县域’目标落实的战略研究”(22JR4ZA010);甘肃省科技厅技术创新引导计划软科学专项“政府企业协同视域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情报研究”(20CX4ZA077);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G时代甘肃产业生态系统的创新研究”(20JR10RA495)。
年 份:2023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12-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SSCI、CSSCI_E2023_2024、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数字经济体系中,聚焦需求端的数字产业化进程先于聚焦供给端的产业数字化进程,随着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不同的发展起点和运行逻辑使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贡献持续增大,区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2012—2019年为研究期,借助区位熵和描述性统计,通过分析“两化”发展及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开启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倒逼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但“两化”相互独立。2015年以后,“两化”的关系从协调发展逐渐转向不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突破。在数字产业化视角下可将各区域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包括东部、中部和少部分西部地区,另一类是欠发达地区,包括东北和大部分西部地区,两大区域处于数字产业化的不同阶段。产业数字化的空间集聚性和产业集群性与主要城市群叠加,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形成城市群中心化分布格局,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两化”以相反的作用力影响着区域发展格局,产业数字化的高占比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难度。提高新基建的区域覆盖度、提升欠发达地区数字设施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加大“两化”的专业化力量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建设力度,能够缩小数字经济“两化”的区域发展差距。
关 键 词: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
分 类 号:F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