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的净化及微生物群落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o rural sewage and the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日宇[1] 张弘弢[2] 周明罗[3] 李密[4]

ZHOU Ri-yu;ZHANG Hong-tao;ZHOU Ming-luo;LI Mi(Yibin Collaborative Workstation of Nobel Laureate Team Member,Yibin University,Yibin 644000,Sichuan,China;Hejiang Publ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Luzhou 646200,Sichuan,China;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Yibin University,Yibin 644000,Sichuan,China;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Sichuan,China)

机构地区:[1]宜宾学院诺贝尔获奖专家联合工作站,四川宜宾644000 [2]合江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四川泸州646200 [3]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4]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  处:《安全与环境学报》

基  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S0289)。

年  份:2022

卷  号:22

期  号:6

起止页码:3439-34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水污染问题,提升河流污染防控水平和脆弱河流水质稳定性,根据农村分散式污水特征,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景观因素,选用悬浮球、沸石、陶粒、煤矸石、碎石和铁碳6种湿地填料,搭配美人蕉、吉祥草、鸢尾、再力花4种植物构建多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以该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室外动态条件下对污水中COD、NH_(4)^(+)-N、TP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探讨了湿地系统水流沿程上的各级单元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0.2 m^(3)/(m^(2)·d)进水负荷下,湿地系统对水中COD、NH_(4)^(+)-N和TP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84.38%,65.78%,74.67%,出水浓度稳定满足DB 51/2626—201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微生物测序显示各单元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水流沿程上差异性并不显著,但在相对丰度上具有一定差异性,门分类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l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主,纲水平上以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6)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占优势,属水平上以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主。这些优势菌属对湿地系统降解COD、NH_(4)^(+)-N、TP等污染物起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环境工程学 农村生活污水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水质净化 微生物优势菌群  

分 类 号:X70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