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草地精准放牧管理:概念、理论、技术及范式    

Precision grazing management of grassland:Concept,theory,technology and paradig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德利[1] 王岭[1] 韩国栋[2]

WANG De-li;WANG Ling;HAN Guo-dong(School of Environment,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Ec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Jilin Songnen Grassland Ecosystem National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College of Grassland,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1,China)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吉林长春130024 [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32061143027,31230012)资助。

年  份:2022

卷  号:31

期  号:12

起止页码:191-19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CD、CSCD2021_2022、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人类对草地多功能性的认识,以及对草地生态、生产与生活的更多需求,有必要更新草地管理观念,以多学科理论为基础,研发出高水平的家畜放牧与饲喂技术,建立更加有效的草地放牧管理范式。基于草地资源特性与现代社会对草地功能与服务的多维需求背景,提出草地精准放牧管理的概念,即以草地多功能性的稳定与维持为目标,利用草学、畜牧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基于生境条件,特别是植被特征、家畜属性,以及家畜-植被互作,通过多维、有效、定向调控家畜放牧过程,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功能协同平衡的草地管理利用范式;并且对于精准放牧的概念内涵及支撑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强调以草地的补偿生长机制、中度干扰假说、家畜采食行为机制、多样化放牧理论、动植物互作机制、营养调控原理及多功能性协同等作为调控放牧压与畜群结构的科学基础;同时,指出了精准放牧中的关键技术,如动态最适载畜率(阈值)、混合放牧(种类及比例),以及遥感信息手段(卫星、无人机监测、大数据处理)等支持技术;最后,总结出以草地多功能性为目标的“生产-生态双赢”的精准放牧管理新范式,即融合天然草地放牧、放牧+补饲与舍饲,突出了对家畜生产全过程的放牧压/畜群调控与家畜营养调控,最终实现草地放牧系统总体的“草-畜平衡”,获得高质量的动物产品与可持续生态服务。草地的精准放牧管理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是极具潜力与前景的未来草地管理的有效选择。

关 键 词:家畜 草原  多功能  载畜率 精准放牧管理  

分 类 号:S812.5[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