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合作社能成为中国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吗?——兼论合作社的意外功能    

Can Cooperatives Become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On the Unexpected Function of Cooperati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宝玉[1] 马康伟[1]

CUI Baoyu;MA Kangwei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农村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农人参与对农民合作社多维绩效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研究”(编号:72173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农民合作社新农人参与:契约制度与社会资本转型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编号:21YJA790012)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22

期  号:10

起止页码:41-5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B、CSSCI、CSSCI2021_2022、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合作社的意外功能日益成为政学两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治理主体视角,本文分析了合作社对于乡村治理效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CFD2017年和2019年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其一,合作社能够显著提升村民主体性和村委会主体性,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中国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但对非正式自治组织建立没有显著影响,其乡村治理功能具有局限性。其二,合作社的乡村治理效能会随合作社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而提升,但合作社数量过多则将引致村委会主体性下降,合作社规模对村民主体性没有显著影响。其三,在中等规模、与县政府所在地的距离较近和中部地区的村庄,合作社的乡村治理效能更为明显。其四,合作社还会通过资源获取机制、产权共有机制提升村民主体性,通过激励监督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提升村委会主体性,从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本文研究结论为坚定把合作社作为乡村治理有效载体的政策信心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引导合作社发挥乡村治理功能、推动乡村善治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 键 词:合作社 乡村治理效能  主体性 意外功能  

分 类 号:F30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