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伴抑郁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Plasma Cytokine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Stabl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亮[1,2] 刘志伟[2] 张雨龙[3] 张大鹏[2] 李文正[4] 姚献虎[5] 刘寰忠[1,3,6]

SUN Liang;LIU Zhiwei;ZHANG Yulong;ZHANG Dapeng;LI Wenzheng;YAO Xianhu;LIU Huanzhong(Chaohu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8000,China;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Fuyang,Fuyang 236015,China;School of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s,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8000,China;Hefe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8000,China;Maanshan Fourth People's Hospital,Maanshan 243031,China;Anhui Mental Health Center,Hefei 238000,China)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安徽省合肥市238000 [2]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36015 [3]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安徽省合肥市238000 [4]安徽省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238000 [5]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43031 [6]安徽省精神医学中心,安徽省合肥市238000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

基  金: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1804h08020263);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7zhyx17);2019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年  份:2023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687-6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背景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存在相关性,同时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期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抑郁症状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以CDSS总分≥5分定义为抑郁。使用流式细胞仪多重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者血浆白介素(IL)-1β、IL-2、IL-6、IL-17A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1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8.83%(32/11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DSS总分与IL-1β、IL-2及IL-17A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07、0.466、0.37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IL-17A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保护因素(B=-0.125,P<0.05),较长的总病程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B=0.343,P<0.05)。结论较高水平的IL-17A及较长的总病程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郁存在相关关系。

关 键 词:精神分裂症 抑郁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影响因素分析  

分 类 号:R749.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