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ESV时空演变及人为驱动因素识别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SV in Dual Core Area of Wanjiang Urban Belt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Driving Fact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O Zhi-qiang;CHEN Shi;HU Wen-hai;ZHANG Le-qin;WU Qiong;ZHANG Yong(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Applic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School of Tourism and History Culture,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247000,China;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Natural Resources,Beijing 100083,China;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机构地区:[1]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2]池州学院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安徽池州247000 [3]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4]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5]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0A0759,KJ2020A0761)。
年 份:2022
卷 号:31
期 号:8
起止页码:1776-17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CSSCI、CSSCI2021_2022、JST、NSSD、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与人类活动的时空演变关联对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200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计算ESV,通过贡献度、转移矩阵和空间统计方法进行ESV时空演变分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人类活动强度(HAI)与ESV的时空关联影响。结果表明:(1)ESV呈现持续下降的总体特征,时空变化显著,下降幅度不均匀,2000~2010年减幅小,2010~2020年减幅显著,集中分布快速发展城镇化区域。(2)ESV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耕地转建设用地,ESV发生增长主要是由于耕地转水域(2000~2010年)和建设用地转耕地(2010~2020年)。(3)因子探测HAIq值呈增加趋势,较好地解释了ESV空间分异现象,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风险区探测搜索到ESV保持平衡的HAI异常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系统调控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类活动强度 地理探测 时空关联 皖江城市带双核地区
分 类 号:X17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