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压汞法的液氮冻融煤体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试验研究  ( EI收录)  

Experiment study on influence of liquid nitrogen freeze-thaw on pore structure of coal based 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and mercury intrusion metho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楚亚培[1,2,3,4] 张东明[2,3] 王满[4] 刘恒[1] 吴旭阳[1] 翟攀攀[1] 申通[1]

CHU Yapei;ZHANG Dongming;WANG Man;LIU Heng;WU Xuyang;ZHAI Panpan;SHEN Tong(School of Civi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Henan 467000,China;School of Resour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e Disaster Dynamics and Control,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king Coal Exploi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Pingdingshan,Henan 467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2]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重庆400044 [3]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4]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平顶山467000

出  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基  金: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资助项目(2011DA105287-zd2018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4209)。

年  份:2022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1820-183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20、CAS、CSCD、CSCD2021_2022、EAPJ、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液氮冻融循环作用下煤体的孔隙结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图像分析法、核磁共振和压汞法对液氮冻融作用下煤样的表面裂隙扩展、孔隙度、束缚水体积、自由水体积、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液氮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煤样的原生裂隙逐渐扩展、连通并产生次生裂隙,冻融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各孤立的裂隙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主裂隙和次生裂隙的裂隙网络;(2)液氮冻融能够促进煤体孔隙发育,煤样的微孔和小孔逐渐扩展、发育连通从而形成中孔和大孔,造成煤样的孔隙连通性增强,束缚水体积比例减小,自由水体积比例增大,总孔隙度、残余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增大;(3)液氮冻融后煤样的孔隙数量增多,孔径增大,在部分区域形成孔隙密集区并连接形成微裂隙;(4)液氮冻融后煤样的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加,孔容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孔和大孔,煤样的微小孔逐渐向中孔和大孔转化,导致煤样中孔和大孔的比例上升。

关 键 词:岩石力学 液氮冻融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压汞法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